东方之门,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名称,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大地悄然存在。古代中国地理学的先贤们,从黄帝、尧舜到邹衍、郭璞,都曾不约而同地使用过这个名词。东方之门是古代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地理概念,它既是一个方向,也是一个区域,甚至还是一个政治、文化的象征。
东方之门最早的记载提出于《尚书•大禹谟》:“自东方之门出,……”中国古代人以黄河、洛河为中心,各按其居处地理,沿古代黄河文明“中原文化”的方式,以东方为始,按时针方向分出十二个方位,从而形成了“方”与“区”的一种地理语境。“门”作为方向标志,奠定了东方之门这一概念的基础。
早在东周时期,东方之门就显出了其政治象征的地位。春秋时期的齐国,经过多年的强大和发展,形成为中国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领地被称为“东方之门”,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象征。
东方之门除了在政治文化上具有象征意义外,更多的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事物的整体性思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段叙述:“自甘泉,至于空桐山,皆曰关”。关即指山路峻峭,其间的通道便是东方之门。司马迁用“关”代替“门”,更加具象化地描绘了一个地理阀门的形象,也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地理概念的形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