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产品线上,不少消费品牌已与海外市场齐名,而这些品牌背后的年轻团队,既有传统科班出身的精英,也有少有的非专业出身者,如丛亮。
“我是自学编程的,没有过硬基础可言。”丛亮如此向36氪自述。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丛亮加入华为,成为开发P40等产品的攻坚者。但他强调,入选的标准不仅仅依赖于学历和学科专业,更多是看潜力、学习能力、创新性。
事实上,在华为消费者业务创立之初,华为内部吸收了大量全新专业、多元背景的新鲜血液,试图打破多年的科班瓶颈,以更宽松包容的态度面对细分市场和年轻群体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描绘的新鲜血液背后,搭建华为员工创新路径的正是华为众多序列中,工程师、管理者、设计师等相对更年轻的批次,如丛亮所属的“基础类优秀员工”序列。
“如果有一天另有机会创办自己的公司,我也会更看重团队成员的创新潜质。”丛亮表示,这正是华为新人的最大特点和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