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水月是个源于中国的成语,成语中的“镜花水月”是形容事物虚幻而难以捉摸的状态。所谓“镜花水月”,就是如同水中捕影,镜中拾遗一样,看到的都是虚幻幻象;就好像从镜中看湖水,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倒影,丝毫想象不了湖底的景象;或者是从水面上看镜影,只看到了镜中的景象,却不知道当时经过镜子前面的人是何模样。这种生硬的比喻常用来描述眼见难得,光阴似箭的场景,也常用来形容人生的空幻,人们的追求,但我们事实上无法触及和感知到。
镜花水月的近义词有:江南之水、梦幻泡影、南柯一梦。镜花水月的原文出自唐朝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诗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月明星稀”一句即为“镜花水月”的来源。这句诗传唱开来,颇为有名。但也引申出更多的曲解和比喻,“镜”比喻女子的容貌,“水”比喻女子的心情状态,“月”则表现出人们对于神秘的事物的探索和渴望,更有人将之与佛家的理论相结合,解释为“世事如水,万象如镜,人在其中飘忽不定,尘缘带来妄想”,体现了一种超乎尘俗的清高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