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起,是夏日的常见景象。蝉,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昆虫,常年在大自然中生存着。也正因如此,蝉这个词汇在古代诗歌中出现的频率颇高。在古代中国,蝉古诗自成一派,从漫长岁月的流变中催生出独特的诗歌韵律,承载着人们深厚的情感。
古诗中关于蝉的描写,多与逝去的光阴有关。譬如李白的词:“记得玉楼前,遥见倚天抽翠微”,其中的“遥见倚天”、“抽翠微”正是在形容蝉在夏季的吟唱,而玉楼则是在描述光阴的流逝。同样,苏轼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则将蝉声与暮霭交相呼应,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此外,宋词中还有不少以蝉为主题的佳作。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柳丝长,桃花浅,深院宫娥绣球闲”,琵琶闲弹,蝉叫寂寥的场面,如诗如画,让人感受到了宋代山水诗意的博大情怀。
现代诗歌中关于蝉的描写则更多是从生态环境和生命轮回等角度出发,体现出现代人对自然关爱和洞察。譬如康洋的《蝉的铁韵》,在这首现代诗里蝉声不再仅有悠扬的美感,而是呈现出铁一般的坚韧,显示出蝉生命力的坚强和自立,同时也透出对民族精神的探视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