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又称为嗜酸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学疾病。它是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通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应该在2%-4%之间。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到1%以下,则就属于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肝脏疾病和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主要起到抗组织寄生虫和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头痛、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此外,长期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也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被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各种疾病。
一旦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及时治疗。对于病原性感染所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在治疗时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肝脏疾病所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则需要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治疗。
如果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及早诊断和治疗。